地中海 非洲湖鹽 喜馬拉雅山玫瑰岩鹽與鹽燈同學賴秀貞



 


2012年4月初,東森電視節目部副理賴秀貞在非洲突尼西亞的吉利特鹽湖(Chott el Jerid),品「嚐」湖鹽的滋味。據秀貞告訴同學玫瑰鹽燈陳淑芬,吉利特鹽湖的面積約有5個香港大(香港約1102平方公里),它曾是地中海一部分,歷經百萬年鹽化成湖。此鹽湖所產的鹽,含有多種礦物質,多數作為工業用鹽或歐美雪季馬路避免結冰之用途。至於湖鹽嚐起來究竟是啥滋味?賴秀貞同學說:「很鹹,澀澀的,有苦味!」


 



 


來自喜馬拉雅山的玫瑰鹽,是歷經數億年的岩鹽礦石……經國際SGS檢測,玫瑰鹽含99.63%氯化鈉,另有80幾種微量元素,如:鈣、鐵、鎂等,因此,每塊天然玫瑰岩鹽,會呈現深紅、乳白、橙黃或橘紅等自然色彩。圖中為賴秀貞之玉手與6.6公斤之玫瑰鹽燈比較。  陳淑芬攝影


 



 


擱淺在鹽湖上的小船?小船看起來像駛在雪白湖面上,實際上是,眼前所見,皆是細細結晶成狀的湖鹽。突尼西亞吉利特鹽湖是北非最大的鹽湖,佔地將近5千平方公里(台灣約36000平方公里,等於台灣6分之1大),大大小小的鹽湖,一路延伸,東到地中海岸的加貝斯,西則深入阿爾及利亞境內,鹽湖多數時間是乾燥的,只有少許的水留在底部。  賴秀貞攝於北非突尼西亞吉利特鹽湖


 



 





北非突尼西亞的吉利特鹽湖,鄰近無垠的撒哈拉沙漠,湖鹽晶瑩白色似雪。眼前所見,有如來到冰天雪地,所在之處卻熱浪襲人。賴秀貞攝於突尼西亞


 



 



來自喜馬拉雅山的玫瑰鹽,與非洲湖鹽最大的不同是,玫瑰鹽色彩繽紛,而湖鹽多為白色或淡灰色。兩者形成的年代和主客觀環境也不同,玫瑰鹽的形成,是兩億多年前,歐亞板塊位移,海平面隆起,海水蒸發,鹽份經擠壓地底所留下來的鹽岩;而北非突尼西亞湖鹽,則是地中海南端沙漠化後,所形成的鹽湖之鹽。


 



 



全世界使用岩鹽的人口,約41%,例如:南美洲波利維亞玫瑰鹽,是許多喜愛燒烤的老饕最愛的佐料。鹽依取得方式,可分為:1.海鹽,以海水為原料,煎曬而成,如台灣西部及中國沿海省分。2.岩鹽,也就是礦鹽或石鹽,因地殼變遷,鹽分貯存在地層中,凝結成石狀,如喜馬拉雅山玫瑰鹽等。3.是井鹽,又稱泉鹽,鹽質被地層的水流浸潤,溶成鹵水,鑿井汲取,煎製而成,產於四川、雲南等地。4.池鹽,又名湖鹽,內陸鹽水湖澤因水分蒸發,含鹽量增加而結晶成鹽,產於塔里木盆地、青海、新疆、非洲等地。照片中為20.5公斤的喜馬拉雅山玫瑰岩鹽,點燈後的美麗色澤。


 






 


賴秀貞說,她在舉世聞名的撒哈拉沙漠騎駱駝漫遊,看似浪漫,其實只有「驚恐」兩字可形容。漫天風沙,吹得讓人睜不開眼睛,相機也因「沙暴」掛點。畫面中包得密不通風的秀貞在做啥?原來她正準備從背包中取出空寶特瓶,要把沙哈拉沙漠的黃沙,帶回來分享好友!


 





 


北非突尼西亞是電影「英倫情人」的拍攝場景之一,照片為秀貞與當地旅客。秀貞說,在遊歷峽谷岩壁地形時,附近有不少攤子販售突尼西亞鹽海特產「沙漠玫瑰」,此乃石膏原礦,天然結晶而成玫瑰花形狀。她說,此行最遺憾的是,沒把沙漠玫瑰買回來,因為行李實在太重啦!


 



 


這是突尼西亞的杏花,漂亮吧!  賴秀貞攝影


 



 


突尼西亞的世界遺址,美麗壯觀。  賴秀貞攝影


 



 


2012年4月初,來自台灣待字閨中的旅者賴秀貞小姐,自拍於突尼西亞仿古羅馬競技場的歷史遺址。


 



 


2012年春天,賴秀貞在北非地中海南岸!


 


Share this

Related Posts

Previous
Next P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