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允許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 男人揹小孩上菜市場

不丹允許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 男人揹小孩上菜市場


「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家」不丹,夜不閉戶,治安良好。不丹教育普及率高達98%,小學生除了不丹母語,也都懂英語。為了保留傳統文化,不丹人上班、上學,必須穿著傳統服裝,建築必須跟從傳統的風格。不丹也是世界上,少數允許一妻多夫及一夫多妻的國家。只要彼此喜歡,男女都可以有多名配偶(大老婆和小三地位相等,「犀利人妻」的情節,在不丹少見。風氣使然,所以「老婆與小三們的媽媽」,彼此也都能和睦相處)。不丹偏向母系社會,男人都非常疼老婆,玫瑰鹽燈陳淑芬在不丹旅行期間,看到不少男人揹著小孩,到市場買菜的鏡頭。


聽說,不丹法律規定,只要老婆提出丈夫打她的告訴,不管有沒有證據,老公就得坐上7年牢。(PS:有暴力傾向的男人注意囉!)還有,如果男人變心想離婚,就得付給女方高額離婚費。離婚後,每個月,還要付給「每個小孩」20%當月收入,直到孩子18歲為止。(天啊,如果生了5個小孩,男人離婚後,豈不薪水全奉上?)



不丹是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家,玫瑰鹽燈陳淑芬在按下這張照片快門時,心裡OS:「不丹的小朋友,你們真好命!」

「國民幸福毛額」居世界第一的不丹,是全球公認最幸福、快樂的國家。不丹政府極為重視社會福利與傳統文化,國內教育、 醫療等社會服務,都是免費提供。雖然個人所得稅為10%,但每個不丹國民,不但從小學到大學,所受教育皆為國家負擔,而且,到公立醫院看病或生產,也全為公費。知足常樂的不丹人,由於環境保護居世界第一,再加上兒童與老人福利政策完善;因此,不丹人都很長壽,平均壽命在80歲以上。鄰國印度人的平均壽命,只有53歲左右。



不丹位於中國與印度之間,面積約3萬8千平方公里, 略大於台灣,人口70幾萬人(約台北市260萬的三分之一人口)。多數不丹人,信奉藏傳佛教,是個舉國皆佛的國家;就連在議會,也經常在談論「前世今生」的議題。





維基百科資料:不丹總人口73萬人(世界第139名)
人口密度:45/km2(世界第154名)



不丹1907年建國,對外關係長期受英國、印度左右, 1971年入聯合國。不丹是內陸山國,旅遊業是重要經濟支柱。1974年才開放外國人入境, 但觀光客只能參加受政府嚴密監督的觀光行程,3人(含以上) 的團體每人每天要交兩百美元,以保護自然環境與古老文化。2004年,不丹成為全球首個全面禁菸的國家, 居民不准在戶外抽菸,本地商店不准賣任何菸草產品,違者罰款。 無法戒菸者可自行進口,但要繳交100%進口稅。


2004年6月中,玫瑰鹽燈陳淑芬與友人到不丹旅行。抽菸的朋友到當地後,才知該國已全面禁菸。為了解菸癮,情商當地「有力人士」買菸,等了3、4天才拿到幾根菸。情節之緊張,友人趣稱:「像在買毒品!」像不丹這樣的國家,讓我在離開時,連一顆報廢的電池,都要帶走!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 觀落陰影像重現?玫瑰鹽燈陳淑芬不丹之旅  羨慕幸福狗狗!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 觀落陰影像重現?玫瑰鹽燈陳淑芬不丹之旅 羨慕幸福狗狗!






在不丹旅行之「玫瑰鹽燈」陳淑芬,羨慕幸福狗狗!喜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與中國交界處,古時兩國交鋒時的軍事碉堡,如今成了不丹博物館(畫面中之建築)。景點前的西藏混血獒犬, 一點兒也不怕生,因為不丹是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家,連狗狗都很幸福~~~~



2003年的不丹朝聖之旅,於今在心靈沉澱之後發酵。日前,看到王偉忠學長,在緯來主持的電視節目中,以專輯方式討論不丹,我決定公 開這些畫面,跟偉忠哥炫耀說:「淑芬去過不丹喔!(2002年,淑芬與王偉忠等8人,曾獲選 第一屆「嘉義之光」。翌年,我與當年一起獲「嘉義之光」殊榮的蔡咪咪等人,前往不丹朝聖,並為東森慈善基金會「不丹」紀錄片進行文字採訪。)



不丹古色古香的機場,每天只飛三班次。旅客一天簽證費,在兩百元美金以上(以價制量策略)。



國民「幸福指數」曾高居世界第一的不丹,近年來由於政策漸漸開放,物質文明影響樂天知命的人民,如今不丹「幸福指數」已由10年前的97%,下降到40幾%!



西藏縱谷,夢裡的故鄉!(20幾年前,「玫瑰鹽燈」陳淑芬曾好奇和跑社會新聞的同事一起去「觀落陰」,結果在法師引導下(當時眼睛是矇著)),眼前景象來到類似這樣「西藏縱谷」地形的仙境,還「看」到形象如觀世音菩薩的神仙,為我掛一串白色佛珠.......




不丹雪謙寺新興學院校長(右),校長仁波切與「玫瑰鹽燈」陳淑芬初見面,即親切地以頭對頭頂禮、為我披上祈福哈達。同行的密教修行者告訴我:「仁波切『頭對頭頂禮』的動作,只有在對自己的弟子才有!」臨別前,這位我已不記得法號的校長仁波切,與我十指扣緊拍照,有如前世今生父女緣分!(時隔10年後的今天,讓我猛然想到20幾年前在台北市基隆路二段「觀落陰」所見到的畫面:「西藏縱谷」地形的仙境、如觀世音菩薩的神仙、白色佛珠.......。那一切「矇著眼」觀落陰所見,彷彿在此次不丹朝聖之旅重現?)



不丹雪謙寺冉江仁波切,在雪謙寺本院親自為「玫瑰鹽燈」陳淑芬灌頂加持、祝福!



「玫瑰鹽燈」陳淑芬,在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家「不丹」找自己。多年以後,才猛然驚覺,原來快樂在自己心裡!



這是不丹與印度邊界,無論往左或往右,都可以「過關」!!




淑芬將網路文章「60歲以後才明白」,改編為「來到不丹後才明白」: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這個世界是如此的神秘和美麗。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一片樹葉是如此的充滿著智慧。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在百忙中也應該找些時間靜下來欣賞一下週圍的一切。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要珍惜我眼前的一切景像,因為它可能會永遠地消失。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真正的友情是如此的珍貴;知己是如此的難得。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人是孤單地來到了這個世界,也要孤單地離開。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不論我要想到那裡,是沒有用的,因為在冥冥中已有了安排。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為何讚嘆河山大地美景時會落淚。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宇宙之浩大,人類的渺小。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人世間最美的惟有情懷。一個人能夠享受情懷的人才是真正在享受生活趣味的人。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應該在適當時候去放下,滾滾紅塵只是一個幻象。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人與人的關係就像多米諾骨牌的關係。應多互相關懷照顧。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每一個人都是天然的教育者,要真誠的對待每一個人。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生命之旅是一個不斷發現的過程,也是不斷意識的提升。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親情最永遠,無論你走的多遠,也無論是否還找的到回家的路,親人都關懷著你,親情都與你同在。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愛情最美好,不是有人說,人生是花,愛是花的蜜嘛,一點不錯。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友情最可貴,無論你有多大成就,無論你有多少財富,都是身外之物。所有這些都比不了朋友對你的一聲輕輕的問候。只有朋友,是你永遠的財富,是你不變的精神寄託。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平安是福,平淡是真,無災是大款,無病是神仙,無妄想心即無煩惱心。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給予是福。給予你週圍的人一些問候與關懷。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得得失失是平常事,悲悲喜喜也是平常心。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大江東去浪淘盡一代一代又一代,還有新一代。誰也贏不了和時間的比賽;誰也輸不掉曾經付出過的愛。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該走的一定會走,該去的一定會去。又何必太過傷感呢?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感情沒有高低貴賤,更不需要控制和掌握,感情是自然的隨心流動,刻意地控制和追求都不會有真情真義。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歲月匆匆帶走了美貌鮮顏的同時,增益了寬容和平易的傻笑。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絕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凡事都需要一點一點地去做,人生要一步一步地走,飯要一口一口地吃,看透了這些,就會從容淡定。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對待他人要寬容,看待自己要清醒。看人,看事,都會從不同角度去衡量,妥善地權衡利弊。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得到的可能已經失去,失去的也許正在身邊圍繞。得不到已不再令人嚮往,把握現今,順其自然,好好享受才最重要。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要來的早晚會來,想愛的儘管去愛,我們誰也贏不下和時間的比賽,人生苦短’,不是一句空泛的話,對於六十多歲的人來說,感觸良多。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在整個生命中,不必擔心多幾個異性知己,那是你人生跌宕的音符和精彩的華章。但對待異性知己,應該多一點關愛,少一點貪婪,多一點理解,少一點苛求。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要真誠感謝守候你一生的人,因為他是你一生的港灣;要微笑面對曾經恨過的人,因為他讓你更加堅強;真誠感謝曾經愛過的人,因為他讓你懂得了愛。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金錢和財富不一定能換來幸福,官職和地位不一定能帶來真心的尊重。懂得了人生大道,了悟了萬物的有和無,勘透了紅塵的生生滅滅。還需要這些嗎?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親情、友情甚至愛情,其實得到的並不是很多。閒暇時靜靜地想一想,活了幾十年,到底有多少個真正靠得住的知己。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走過了大半個人生,職位、功名利祿對於我們來說,不過是人生旅途中的過客。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內心的痛苦是因為自己有太多不切實際的期望和要求。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不論活著或死去,都是生命的延續。堪透凡塵,坦然面對生死,笑對人生,則眼中就再也沒有痛苦、悲傷、挫折和坎坷。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我們的伴侶看似平淡無奇,有時甚至難以忍受,其實歲月早已將彼此交融在一起了,已成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如果你真的要撕開,就會發現每撕一片都會連著自己的皮肉。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生活品質的優劣,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心態。修饈美味,觥籌交錯間如果掩飾的是爾虞我詐,則遠不如“三五知己坐,淡茶話家常”來得開心。如果高官厚祿卻窮于心智惶於仕途,就遠不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活的逍遙。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我們對孩子溺愛就像高脂高糖一樣危害著他們的健康,我們害怕他們走彎路。我們擔心他們吃苦頭,我們憂慮他們經風雨。我們全家人為他們搭起了大棚,然後呆呆地望著他們發育成長直到白頭。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重性的,有時候甚至沒有對錯你以為錯的,在別人看來或許是對的。而你竭盡全力為之奮鬥的,卻很有可能正是別人想擺脫和拋棄的。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職位只不過是一個杯子,而你的修養和品性才是杯中的尤物夜光杯中盛的未必就是葡萄美酒,也可能是一杯濁水,粗瓷盞裏不見得就是白開水,很可能是泡的一盞極品龍井。個中的品質全在自己的後天造化!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對待父母再不可做薄養厚葬的傻事了,他們那一輩子受的磨礪太多了,善待他們就是善待我們的良心。嚐試每週問他們一個年輕時候的故事,然後聽著他們講完他們心中要講的故事。


來到不丹後才明白:宇宙的神秘,正等待著我們去發掘,不要浪費太多時間在生活的埋怨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象山第一站 (facebook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altshine


象山第一站 (新浪版)


http://blog.sina.com.tw/sandy5940


象山第一站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user/sandy5940


象山第一站 (奇摩版)


http://tw.myblog.yahoo.com/sandy5940sandy5940


 



金鐘獎得主李靜美與陳淑芬20年情緣路

金鐘獎得主李靜美與陳淑芬20年情緣路


2000年,影視歌三棲的女星李靜美,以《曉光》榮獲該屆金鐘獎最佳女配角獎。當頒獎者喊出:「最佳女主角….李靜美….」時,攝影機和鎂光燈朝著我照射過來,因為當時,我就坐在靜美姐的貴賓席座位(國父紀念館第3排、第10)….在那之前,靜美姐入圍金鐘、金曲共8次。尤其第8次,她以女主角的戲份,入圍最佳女配角獎項,心裡有委屈。我找了當時美容界大亨、也就是【最佳女主角】老闆黃河南,告訴他,如果李靜美得獎,我建議她在台上說:「今天,我得到最佳女配角獎;但在生命中,我要做自己人生中的『最佳女主角』….黃河南老闆聽了很有興趣,並允諾如果李靜美得到金鐘獎,她將是繼鞏俐之後的【最佳女主角】代言人。


當年,媒體與演藝圈,幾乎一致認定「最佳女配角」非李靜美莫屬,其呼聲,就如同今年大家預測隋棠會得獎一樣…..。結果呢,靜美姐又摃龜了,她輸給一個至今我已記不得的女演員。


所以,2000年,當靜美姐又入圍金鐘獎最佳女配角時,她把屬於她的貴賓席座位票交給我,讓我當天得以在最有利的位置採訪,而她則前往花蓮慈濟中學,陪伴正在叛逆期的兒子。宣布得獎後,我在電話中,邊哭邊向靜美姐報喜訊。心想,多年來,我陪著她等待這一刻得獎的殊榮。如今真的得獎了,她卻在山的那一邊,冥冥中,我們也都有所體悟……


 


李靜美19歲在歌廳駐唱,21歲被製作人靜江月提拔、周遊介紹進中視,演藝資歷超過39年。作品:連續劇《青梅竹馬》、《再生緣》等;電影《箭瑛大橋》、《小鎮醫生的愛情》等;唱片《滿面春風》等5張,入圍金鐘、金曲共9次,2000年以《曉光》獲金鐘影后。



座右銘:把握當下;是非當教育,讚美作警惕。


 



 


媒體記者與明星間,關係很微妙,是既期待又怕傷害的那種感覺吧!為了避免當一名不小心傷害別人的影劇記者,陳淑芬在13年前,從五光十色的影劇圈歸隱,轉往東森工作。多年來,淑芬幾乎與過去影劇圈同行或好友失去聯絡,唯有李靜美姐,她就像我的家人一樣,也是我精神上的支柱之一。今年8月,靜美姐在北醫開刀取腳上的鋼釘,我與她的姊妹守在開刀房外,34小時過去了,她還沒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20多年的情誼,我們一路哭過、笑過,雖然我們經常「我的真、換來我的疼」,真心換絕情。不過沒關係,擦乾眼淚,我們彼此相扶持,會更勇敢走下去!


 


方芳芳閨房婚紗照 玫瑰鹽燈獨家曝光

方芳芳閨房婚紗照 玫瑰鹽燈獨家曝光



20111022金鐘獎盛會,頒獎人方芳芳與吳宗憲妙語如珠,炒熱典禮歡樂氣氛。【玫瑰鹽燈】陳淑芬看著電視轉播,想到過去有10幾年時間,每年金鐘獎頒獎典禮,幾乎都在後台忙進忙出採訪,那感覺,真是既熟悉又遙遠啊!看著台上亮麗如昔的方芳芳,知道她婚姻幸福美滿,衷心為她祝福。記得1993年,演藝事業正當紅的方芳芳,嫁給食品連鎖集團「可頌坊」總裁丹尼爾。結婚那一天,陳淑芬陪伴方芳芳在閨房內,等待男方親友團來迎娶,方的妹妹幫我們拍下這張獨家照片。

當年,方芳芳與丹尼爾的婚禮,在台北凱悅飯店席開百桌。宴客中,方芳芳因為隱形眼鏡破裂,割傷眼角膜,新娘還來不及送客,就被緊急送往國泰醫院急救。


 


精心籌備的婚禮,就因為眼睛受傷,留下令人「傻眼」的結局,讓一隻眼睛包著紗布的新娘子方芳芳,難過地哭了!這時,陳淑芬也不知哪來的幽默,遞給方芳芳一張紙條,上面寫著「芳:人家說,婚後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老天爺可能就是要告訴妳這個道理吧!」沒想到方芳芳破涕為笑說:「不,我婚後根本就是要把兩隻眼睛都遮起來!」


 



方芳芳婚後3年懷孕,淡出演藝圈,常住香港,育有一子Jason,現已15歲。期間,陳淑芬曾與製作人俞凱爾,到方芳芳香港的家中作客,品嘗大閘蟹。洗盡鉛華嫁作商人婦,方芳芳看似游刃有餘,其實付出不少。剛嫁到香港時,因英語不好,偏偏老公朋友來電都說英語,她每周上3堂英文課,維持了1年。知道老公愛吃,她天天變換菜單,從牛排、上海菜、四川料理,她親自到菜市場採買食材,再交給傭人做,可說靠嘴說得一手好菜。


 


近年,方芳芳移居上海過著貴婦生活。18年的婚姻,方芳芳謙稱不懂馭夫術,但維持婚姻幸福的祕訣是:「當老公的好朋友和抓住他的胃。」夫妻爭執時,她靠寫信與老公溝通,從中提升修養。


 



方芳芳是個孝順的女兒,方媽媽生前曾被謠傳是難搞的星媽,事實上,如果不是方媽媽的好家教和「扮黑臉」,方芳芳現在不可能有如此幸福美滿的婚姻。記得有一次,方芳芳要我帶她搭10幾年沒坐過的台北市公車......。因為過去與方媽媽相處多年,淑芬了解,方媽媽在食指浩繁的家中,保護女兒之周到與用心良苦。



 



現年50歲的方芳芳,19歲入行。本名方芳的她。由於與綜藝大姐大方芳的藝名相同,因而取藝名為方芳芳。因主持台視《玫瑰之夜》而獲得第28屆金鐘獎最佳綜藝節目主持人獎。


 


作品

電視劇


* 台視《富貴浮雲》、《梧桐夜雨》、《郵差三度來按鈴》


* 中視《輕霧》


主持


* 台視《群星飛躍》、《玫瑰之夜》、《就在今夜》、《女丑劇場》、《今夜星光》、《885熱力傳送》、《小婦人俱樂部》、《非常綜藝》


* 華視《連環泡》、《綜藝萬花筒》、《綜藝總動員》、《鑽石舞台》、《綜藝大聯盟》


 


 






 



鹽燈奇緣 陳乾原醫師與玫瑰鹽燈陳淑芬在象山第一站的故事

鹽燈奇緣 陳乾原醫師與玫瑰鹽燈陳淑芬在象山第一站的故事



 


2011年10月20日,如原診所院長陳乾原醫師,前來象山第一站為玫瑰鹽燈陳淑芬看診把脈。一個月前,陳淑芬因過勞導致經常昏倒,遍求名醫,最後由具有中、西醫執照的陳乾原醫師,以全方位的治療方式,佐以「身心健康五戒」,讓陳淑芬的身體漸漸康復。20095月中,玫瑰鹽燈陳淑芬在部落格寫一篇文章,懷念車禍過世20年的弟弟陳乾原。沒想到引起同名同姓 陳乾原 醫師的迴響,令淑芬更震撼的是,他和過世的弟弟陳乾原不但同名同姓,而且同年同月生(同屬龍)。長年吃素的陳乾原醫師,曾經在花蓮慈濟醫院執醫4年,除了在三峽成立如原診所行醫濟世外,也是台北醫學大學博士班的醫學博士候選人。



陳乾原醫師親自出診為鹽燈姐姐看病把脈,更難得的是,他的太太陳文英藥劑師(如音藥局負責人),親自為淑芬熬中藥,分裝送來。這份有如前世今生的姐弟(弟媳)情緣,讓淑芬就算在病中,心中既溫暖又感恩!(同時,也感謝嘉義的弟弟陳乾利伉儷、江進隆伉儷,姐姐有你們的愛,一定會健健康康的!)



陳乾原醫師望、聞、問、切,醫術與醫德功力了得。玫瑰鹽燈陳淑芬三生有幸,得此大醫王醫護。淑芬在中年轉業,棄新聞工作從事鹽燈業務,與人結善緣。秉持「做人的鹽、做人的光」精神,在爾虞我詐的商場,一本單純、真誠、善良的初心,雖然跌跌撞撞、頭破血流,但感謝如陳乾原醫師之貴人,隨時在左右加持保護。兩個陳乾原弟弟,冥陽姊弟情,天可憐見,感謝上蒼!




陳乾原醫師()2009526日親訪象山第一站,與玫瑰鹽燈陳淑芬()一見如故,倆人結下姐弟之緣!


 




乾原醫師提到三個對他影響至深的人:一是證嚴法師,他秉承『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佛陀胸懷,發願聞聲救苦,布施大愛。受到證嚴法師的感召, 醫師曾到花蓮慈濟醫院服務四年,如有機會助人,必儘量去做;二是印順法師,他自小身體孱弱,疾病纏身,卻能忘卻病痛,深入佛教義理,在佛學思想研究取得極高成就,相形之下,自己的小病痛又算得了什麼呢?三為智諭法師,師父性格剛毅,深居簡出,律己甚嚴,講經精簡扼要,對 醫師的向佛之路,多所啟發。


 


智諭法師曾說:「學佛如大海行舟,先深後廣。」 醫師將之視為座右銘,他自承是個興趣廣泛的人,對許多事物都覺有趣,躍躍欲試,這樣的好處是:時時對事物保持高度興趣,且在一番鳥瞰之後,對事物能有一全盤性的了解,在實際深入時,可以確保切入點較符合大局;但,缺點是:在實際的應用上,往往顯得熱心有餘,毅力不足,容易見異思遷、半途而廢。智諭法師的這句話,無論是在學佛或生活層面,對他都具有點醒的作用,時刻惕勵自己進行「收攝」的動作。


 


醫師認為「認識生命,準備死亡」是人生極為重要的課題,西蓮淨苑住持惠敏法師經常說:「把每次的接觸、遭遇都當成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因為我們並不知道自己何時死亡,今天躺下去睡,明天是否還能爬得起來?如能將每件事當成是第一次,就不會有先入為主的觀念,每件事都新鮮有趣,而能以全新的態度去面對;把它當成最後一次,則每件事將深具意義,我們會格外珍惜每一次的經驗,全力以赴,而不會因循苟且。因此,正視「生命無常」這個現實,將會影響到我們的日常行為和我們對生命的看法。


 


身為家庭醫學科醫師,加上對佛學的體悟,「臨終醫療照護」是 陳乾原 醫師未來想著力的方向。他認為,如何協助病危者及其家屬面對臨終的事實,讓病人減輕肉體痛苦、降低心靈的恐懼,在人生的最後一程走得安詳而有尊嚴,是一件重要而有意義的事。(以上節錄<僧伽醫護會刊>第二十五期, 沈秋萍採訪 陳乾原 醫師的訪問內容:
永遠的第一次 專訪 陳乾原 醫師)


鹽燈父女 人間福報

鹽燈父女 人間福報



2004年,玫瑰鹽燈陳淑芬從梅山鄉水社寮,移植這株紅肉李樹苗,由父親栽種在果園內。幾經寒暑,紅肉李已開花結果過。那天,秋高氣爽,淑芬來到父親的果園,和李樹「打招呼」!(後方那條水泥路,是父親當年買這塊地時,留給舊地主走的馬路。父親的寬宏大量和氣度,讓淑芬無限感恩。感謝他多積陰德餘蔭子孫,這就是我們子女的「人間福報」吧!)




本姓江的玫瑰鹽燈,出生三天即送養陳家,取了個菜市場名「淑芬」,這就是後來在新聞圈跌跌撞撞的「陳淑芬」。高頭大馬的陳淑芬(左)站在養父(右)身旁,明顯看出DNA不同。唯一相同的是,我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和待人情深義重胸懷!



父親幼年喪父母,中年喪長子,生活的折磨,養成他不苟言笑的個性。感情內斂的他,在長子陳乾原27歲車禍過世後,內心哀慟逾恆。那時,身為長女的我,在台北從事新聞工作,已婚、育有一子。由於小弟陳乾利當時還在當兵,孤單的父母思子之情可想而知。為了讓兩老有個生活重心,我在攝影師陳文彬大哥建議下,在大弟陳乾原過世翌年,生下次子家睿,給乾原弟作為義子。家豪、家睿兄弟後來送到嘉義,由外公、外婆撫養至小學,才回台北爸媽身邊。



玫瑰鹽燈陳淑芬的父母(左、右)及次子張家睿(中),深受觀世音菩薩「慈悲喜捨」的精神所感召。



他們是外公、外婆和舅舅陳乾利,從小帶大的兄弟張家豪與張家睿。後方是嘉義市盧厝里八鄰、供奉觀世音菩薩的奉山岩鎮安寺,也是兩兄弟小時候一起成長的地方。(每年農曆9月19日,都有盛大廟會在此舉行...)


2007年,張家豪到成大就讀時,外婆兩度從嘉義包計程車去台南看他。瞧,張家豪開心的模樣,因為外婆偷偷塞了千元大鈔在他左手上.......


 


陳文彬 葉璦菱與陳淑芬的故事

陳文彬 葉璦菱與陳淑芬的故事



1990年,玫瑰鹽燈陳淑芬(右)的大弟陳乾原,在高速公路上,被一個剛假釋不久的殺人犯,違規倒撞身亡。時任美華報導雜誌社副總編輯的陳淑芬,因採訪工作,與雜誌封面攝影師陳文彬(中)多所接觸。當時,陳文彬有鑑於他的舅舅意外身亡經驗,給陳淑芬一些建議,而這些「過來人」的心路歷程,讓淑芬受益良多。這也是陳淑芬之所以在原弟過世翌年,毅然生下次子的原因。每天新聞報導,都有不少天災人禍的新聞,總覺得那些不幸離我們很遠。只有無常來臨時,才會猛然驚醒:「為什麼是我們家發生這種不幸?」感謝這一路過來,許多貴人相扶持,包括:陳文彬與葉璦菱伉儷等人。本照片拍攝於2005年,葉璦菱(左)應邀參加「東森廠商共榮高峰會」表演,夫婿陳文彬擔任「護花使者」,與陳淑芬在鴻禧山莊不期而遇,留下三人開心的畫面。


以下是東森新聞報(ETtoday),2006年所登出陳淑芬所寫的文章:


從柯媽媽學到化小愛為大愛--車禍受難家屬的真情告白
2006/11/24 00:12
陳淑芬

這幾天,看到撞傷台中市長夫人邵曉鈴的肇事者,在奇美醫院跪求胡家人原諒的畫面,讓我不勝唏噓!


10幾年前, 27歲的大弟在中山高速公路台南路段北上3百公里處出車禍,當場往生。肇事者是剛假釋出獄不到一個月的大貨車司機,對方開著35噸的聯結車,車上超重載著70噸的水泥柱。更離譜的是,他居然在高速公路路肩違規倒車,我的大弟可能想路肩超車,因而迎面撞上。27歲的生命,就這樣在清晨3點多,魂歸淒清的北上高速公路上…

失去親人的痛苦,加上肇事者的冷漠態度,讓我至今仍心痛不已。記得當時肇事司機冷冷的告訴我爸爸:「我人都在殺了,又不是故意要撞死你兒子!」 對方的貨運公司老闆更撂下狠話說:「人肉鹹鹹,不然你們要怎樣!」就這樣,我弟弟的死,讓肇事者(或貨運公司)領到外險金,理賠之事卻不聞不問。就算檢察官提起公訴,對方還是不理不睬。當時在台北工作的我,為了兩週一次陪嘉義的爸爸到台南出庭,我南北奔波了一年多,心力交瘁。那時走在路上,總覺得滿街幸福快樂的人,為什麼唯獨我們家這麼不幸?

尤其,當嘉義的鄰居告訴我,年邁的父親經常黃昏時,坐在門廊前沉思流淚,我心如刀割。

為了打官司,我接觸了同樣遭遇的柯媽媽,從柯媽媽身上,我學到了什麼是--化小愛為大愛。藉由新聞工作之便,我全力協助柯媽媽推動強制第三責任險。當這個法案三讀通過時,我把頭矇在棉被裡放聲大哭--因為我終於把對弟弟的思念化為大愛。原諒別人,同時也釋放了自己!

這是發生在我們家的真實遭遇,胡市長,我知道您現在的心情一定很複雜。選擇原諒並不容易,但時間會沖淡一切,您和家人都會好起來的。當無常來臨時,只要心裡想著還有比我們更不幸的人,也許就不會那麼無助了。為您夫人祈福,也祝福你們一家人!



 


作者陳淑芬,北市人,資深媒體人,東森報報執行副總編輯)●東森論壇徵稿區→http://www.ettoday.com/write/
●來稿或參與討論的文章也可寄至public@ettoday.com

(●作者陳淑芬,嘉義人,資深媒體人,曾任職多家平面與電子媒體。














阿里山 賽德克巴萊 中日獨家照片曝光 檜木達人賴水清

阿里山 賽德克巴萊 中日獨家照片曝光 檜木達人賴水清


圖為日據時代日本祭司(穿白衣戴高帽者)在阿里山舉行砍伐紅檜神木儀式;前為日本警察後為衣不蔽體的伐木工和搬運工(許多為當地鄒族原住民)。 這張獨家照片由檜木達人賴水清蒐藏 玫瑰鹽燈陳淑芬翻攝


電影《賽德克巴萊》講述一個賽德克族人為了捍衛傳統領域的霧社事件,現在阿里山上的鄒族也要透過戲劇演出,述說鄒族知識分子高一生,因為受到228事件牽連,命運乖舛的真實故事。


一群驕傲的帝國主義者,和一群卑微的殖民地屬民,形成一幅很諷刺的畫面。其實,電影「賽德克巴萊」最不寫實的地方,在於服裝。因為從這張照片畫面中,可以看到後排的伐木工和搬運工,穿得破破爛爛。有的下身衣物,幾乎破爛到只剩一條丁字褲,令人不捨。他們是我的祖先縮影,因為我出生在嘉義阿里山下!!! 陳淑芬翻攝




《迴夢Lalaksu》,一部講述1954年阿里山上不容被遺忘的真實故事,講述鄒族知識分子高一生在二二八事件的迫害下,透過信件講述對於親情漢族群的故事,全劇以鄒族語和日語發音,由原住民演員演出,於101日至10日在華山創意文化園區演出。 這張照片的上部,是已經倒塌的阿里山神木,年輕時的英姿;下方是歷經百年,依然芳香的紅檜枕木。  陳淑芬攝影



這塊紅檜木,原作為日據時代阿里山鐵路枕木之用,因太長遭丟棄;後輾轉被檜木達人賴水清所蒐藏。據賴水清表示,這塊百年紅檜,成長期應超過千年。除左右邊遭水侵蝕,有一點參差不齊外,硬度與質地一級棒,還隨時會散發出檜木幽香。 陳淑芬攝影




這張結合阿里山火車與神木的畫作,是檜木達人賴水清的蒐藏。賴水清說,日據時代的阿里山鐵道枕木,都是檜木所裁製。從這張阿里山火車,穿山洞過橋的畫面,可一窺當年歷史。 陳淑芬攝影



賴水清家住嘉義竹崎山區,學生時代,每天上、下課都必須騎單車與滿載瀰漫芬芳香味的檜木火車競逐,眼睜睜的看著阿里山的台灣國寶檜木一車車的被日本人運回日本享用。因為好奇、有心,所以鑽研檜木的功效,他眼光獨到的將國寶檜木廢料提煉成精油變黃金,其化腐朽為神奇的智慧,堪稱檜木達人。  陳淑芬攝影



賴水清(左)製造檜木精油技術熟練,年產檜木精油35公噸,堪稱全國最大檜木精油製造業者。賴水清說,早年他從事木漆塗料,因常送貨到木材工廠或家具廠,見工人將用剩木料棄置,覺得可惜,於是撿回加工做成奇木,發現刨切後檜木香溢滿室,其他木材則無此現象,經從日本人報告當中,了解檜木特有芬多精,有提升免疫力等療效,且鑑於檜木殘材棄置腐爛可惜,才改行投入檜木精油煉製行業。賴水清出身山區貧困農家,吃苦耐勞,從事檜木精油業後命運坎坷,10多年前試驗時,因鍋爐大爆炸,全身70%燒傷,在加護病房躺了1個多月後奇蹟復元。雖險些喪命,出院後仍從事檜木精油提煉,熟料其位於鹿滿的工廠又遭祝融,損失慘重。好不容易才從人生巨變中站起,又遇到宵小入侵其工廠,偷走他近1年心血結晶,讓他難過不已。賴水清曾收留過數百尊被拋棄的「流浪神明」,並為祂們蓋一個安置的地方。這些神明,多年前,雖同遭祝融付之一炬,但玫瑰鹽燈陳淑芬(右)相信,賴桑會越挫越勇,因為天公疼好人啦!!    東森新聞嘉義記者吳瑞興攝影





號稱國內最燒錢的「賽德克巴萊」電影,導演魏德聖原本預算5億元,因八八水災重創道具和場景,遇增資危機,台灣影城董事長林士榮,免費提供場地及建材5百萬元,並募集義工泥土工和木工師傅,助其渡過難關,義行令人敬佩。住在嘉義阿里山梅山鄉的影視達人林士榮表示,很認同魏德聖導演的「賽德克巴萊」,且該片是描述1930年,原住民賽德克族抗日霧社事件,這令人想起阿里山鄒族的傳奇故事,有待知名導演的發掘。 陳淑芬攝影




同樣都發生在日據時代的原住民故事,當莫那魯道帶領族人對抗外來政權時,在同一個時空,阿里山鄒族先覺者高一生卻選擇將日本人視為學習對象,相信教育能改變自己與族人的命運,一心想要讓鄒族朝現代化前進。儘管在日本推動理蕃及皇民化過程中,高一生擔任教員和巡查,戰後他成為阿里山首任鄉長,之後也加入三民主義青年團,希望在新的局勢中,繼續引導族人邁向進步發展。但228事件後,這樣的理想卻被國民政府視為叛亂而入獄,最後在42歲那一年遭國民政府槍決,結束短暫的一生。 陳淑芬攝影


如原診所院長陳乾原推廣西蓮淨苑住持釋惠敏身心健康五戒

如原診所院長陳乾原推廣西蓮淨苑住持釋惠敏身心健康五戒



 


如原診所院長陳乾原醫師(右二)目前是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班及整合醫學研究小組成員兼具西醫師中醫師及醫檢師高考及格證照曾任花蓮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總醫師具有二十年臨床經驗如音藥局藥師陳文英(左二)台北醫學大學畢業藥師高考及格具中西藥師執照曾任長庚醫院藥師


如原是陳乾原醫師法名如音是陳文英藥師法名夫妻同修懸壺濟世右為他們立志當醫師的大女兒左為鹽燈姐姐陳淑芬。 張富凱攝影  


 





 


西蓮淨苑住持暨法鼓佛教學院校長釋惠敏是陳乾原醫師的學長惠敏法師之身心健康五戒」,防範生病於未然,這也是陳醫師努力推廣的健康概念


 





 


陳乾原醫師(左二)與陳文英藥師(右)視病如親讓生病之眾生有受照顧的溫暖感覺!(右二為他們的大女兒圓周率,左為正在被陳醫師診脈的台北大學學生張家睿) 陳淑芬攝影



長年吃素的陳乾原醫師與陳文英藥師,努力推廣法鼓惠敏法師之 身心健康五戒:微笑、運動、刷牙、吃對、睡好!  陳淑芬攝影



上醫治未病:身心健康五戒


一、微笑:知足常樂、助人快樂、寂滅最樂、心樂


二、刷牙:配合牙線、隨食刷牙、兩兩來回、牙淨心淨


三、運動:週三三三、胸臂腹腿、平衡柔軟、身動念在


四、吃對:素食少鹽、低脂少糖、全穀根莖、多色喝水


五、睡好:定時睡眠、早睡早起、午間小睡、正念正知


 


身心健康「五戒」四句偈


釋惠敏


法鼓佛教學院校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本文發表於《人生》雜誌337期,2011.09


上醫治未病:身心健康五戒


敝人在《人生》雜誌326期(201010月)曾經發表「身心健康五戒:微笑、刷牙、運動、吃對、睡好」的拙文,與大家共勉。有位以前台北醫學院的學弟陳醫師在他的電子郵件之信末部分,常附上此句話流通。最近,他將二十多年的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的職務轉換,與他的藥師太太自行開設診所與藥局,服務大眾。他希望我能為他們的診所與藥局撰寫「身心健康五戒:微笑、刷牙、運動、吃對、睡好」的字句,掛在他座位的後方牆壁上或藥袋背面,便於推廣健康教育。


對此大幅版面(橫100-120 cm,縱50-60 cm),我想:可以藉此因緣,將此「身心健康五戒」的每一條,個別加上要點說明的四句偈,讓我容易憶持與學習,也讓大家容易了解其內容。


現存最早的中醫學奠基之作《黃帝內經》提出:「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之說。我想陳醫師對此「身心健康五戒」存有推廣的美意,應該與「上醫治未病」之說相應。於是,為他們撰寫「上醫治未病:身心健康五戒」的標題,各條的四句偈如下:


一、微笑:知足常樂、助人快樂、寂滅最樂、心樂身樂


聖嚴法師的「四眾佛子共勉語」中也說:「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樂,時時心有法喜,念念不離禪悅。」此處所說四句偈則可以配合佛教的「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體悟與三種道(解脫道、菩薩道、涅槃到)來學習,或生或死,都可以「心樂身樂」,其相關性如下圖所示:


諸行無常→知足常樂→解脫道


諸法無我→助人快樂→菩薩道


涅槃寂靜→寂滅最樂→涅槃道


也就是先學習體悟「諸行無常」的第一個佛法特色(法印),觀察:一切有為法剎那無常,例如:此時此刻,眾生的呼吸或有(生存)或無(死亡)?五官手足或具足或不具足?食衣住行、工作或苦或樂?社會或和平或戰亂?環境或順(安和)或逆(災難)?我們比上,或許不足,但是比下,綽綽有餘。因此,能知福惜福,知道這是由許多眾生流血流汗所成就的。因此,感恩持戒,學習《中阿含經》所說明「持戒→無悔→歡→喜→輕安→樂→定→如實知見→厭→離欲→解脫→解脫知見」之「解脫道」。


其次,學習體悟「諸法無我」的第二個佛法特色(法印),能感念眾生恩與報恩,對於眾生的苦難,激發「利人、利己」之「助人快樂」的心願,樂於行善,喜好施捨,學習《入菩薩行論》「如是修自心,則樂滅他苦,地獄亦樂往,如鵝趣蓮池」,開展「赴湯蹈火」在所不惜的決心與歡喜(意樂),以實踐「菩薩道」。


如同敝人於拙文:「寂滅為樂的典故與禪法」[1]所說,「寂滅為樂」源自於《大般涅槃經》等經典「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偈語,中國禪宗則運用為如下的禪法︰平常雖然因應於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根,六種認識器官)與所認識的對象-色、聲、香、味、觸、法(六境),產生各種認識(分別)作用,卻能觀察因緣剎那生滅無常,所以能不起「我」用之分別想,證悟無我、寂滅空性,以及「劫火燒海底,風鼓山相擊,真常寂滅樂,涅槃相如是」的境界。


 


二、刷牙:配合牙線、隨食刷牙、兩兩來回、牙淨心淨


其次,「隨」於飲「食」之後,養成使用牙線與正確「刷牙」的習慣,一次刷兩顆牙齒來回數次,按照上排外側、內側,以及下排外側、內側與咬合面的順序刷牙,確實去除牙菌斑,以保持口腔健康,提升生活品質。根據近年來相關的醫學研究,保持口腔衛生也可以預防老人失智症以及心臟血管等許多疾病。此外,我個人刷牙習慣的養成可以參見拙文「刷牙習慣與受戒戒體[2],我也借助此堅持「刷牙戒」的經驗,運用於其他好習慣的養成,特別是「身心刷牙戒」的養成,身心有煩惱時,即時刷洗乾淨,身心感受到清爽,逐漸遠離惡業(壞習慣),猶如《六祖壇經》中,神秀大師所提出「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的「心性偈」。如此,我們則可期待「牙淨則心淨」,「心淨則國土淨」。


 


三、運動:週三三三、胸臂腹腿、平衡柔軟、身動念在


除了養成「刷牙戒」之外也應發願學習「運動戒」,至少可以實踐「體適能333計畫(週三三三),也就是:每週至少運動3次,每次最少30分鐘,心跳數能達到每分鐘 130跳的有氧性運動。根據1990年美國運動醫學會的聲明,科學研究證實:不只是強化心肺功能、負荷較少的「有氧運動」有益健康,以「胸臂腹腿」的肌肉訓練(肌力、肌耐力)為主的「無氧運動」也有益健康。因為,它不僅有助於提升基礎代謝率與體力,對現代人常見的下背疼痛、骨質疏鬆等症狀也有改善效果。此外,配合瑜伽、太極等運動,有助於身體「平衡感」、「柔軟度」的改善。


所謂「身動念在」,是結合佛教「四念住」的修習法:學習認識自己的身、受、心、法等四方面,使「覺察力」(念, mindfulness)敏銳且穩定(住, establishment)。平日的運動,與第一「身念住」直接相關,是先以培養對呼吸之出入、長短等有關身體性變化的「覺察力」,以訓練覺察力之集中,如此可以同時培養體力與心力。其實,運動也可以與覺察身心的感受、苦樂生滅變化的「受念住」、覺察各種善惡心境的生滅的「心念住」、覺察真理、法則、義務等「法念住」的學習搭配,則可以破除錯誤見解,從生死煩惱中解脫。


如此,我們的身心狀況能保持在臨終前一天還可以幫助別人的可能性,猶如我在「臨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3]文所說


 


四、吃對:素食少鹽、低脂少糖、全穀根莖、多色喝水


台灣的衛生署20117月公布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國民飲食指標」、「素食飲食指標」。「指南」不僅增加蔬果攝取量與種類的「多」樣顏「色」化,減少米飯主食份量,蛋白質攝取量也變多,且以植物性蛋白質優先。「指標」包括12項原則:除持續宣導的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及少油炸、少脂肪、少醃漬、多喝開水外,特別強調應避免含糖飲料及每日最好至少攝取1/3「全穀」(包括穀物麩皮、胚芽,富含膳食纖維及維生素、礦物質)食物。其他注意事項可參考拙文「好人好心腸[4]中所說


五、睡好:定時睡眠、早睡早起、午間小睡、正念正知


最後,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與情境,不熬夜,定時睡眠,早睡早起,午睡約2030分鐘為宜,若是超過30分鐘,身體會進入深睡期,容易攪亂生理時鐘,影響正常夜間睡眠。


在佛典中,對於睡眠時,建議:心理狀態能保持「正念」,能使已聞、已思、已熟修習之諸法於睡夢中亦常記憶、隨觀;保持「正知」,能正覺了,任一煩惱現前,速疾棄捨,令心轉還。


 


以上,我們若能實踐健康「五戒」簡稱:笑、刷、動、吃、睡四句偈的內容,可以促進身心健康,也有助於禪定與智慧的修習;若能推廣流傳,則可以促進社會大眾健康,提升眾生的生活品質








[1] 《人生》雜誌308期(2009.4




[2] 《人生》260期(20054月),並收載於《心與大腦的相對論》法鼓文化。




[3] 《人生》316期(200912月),並收載於《校長的午后牧歌》法鼓文化。




[4] 《人生》325期(20109月)。